林慈信:当代正统神学的任务(一)

林慈信 微时代改革宗教会

宗教与文化思潮暗流初探﹕

当代正统神学的任务 (一)

作者:林慈信

林慈信牧师﹐中华展望总干事﹐归正学院常任教授﹐威敏斯特神学院神学硕士﹐天普大学历史系哲学博士。从事护教与神学信仰的工作﹐被唐崇荣牧师称为当代最贯彻归正的华人思想家。林牧师致力出版归正信仰的书籍﹐着重系统神学﹐护教学﹐清教徒的成圣神学﹐与圣经辅导学;同时任教于美国国际神学院,加州威敏斯特神学院等校。

中华展望的网址是﹕ www.chinahorizon.org (中﹐英文);

林牧师的中文网页﹕http://samling.ccim.org

from:唐崇荣国际布道团(www.stemi.org)-动力季刊

神学﹐或称 “教义” (dogma)的传承 ﹐是每一代教会必须承担的任务。正统的神学的工作﹐就是整理正统解经的成果﹐述说整本《圣经》对于一些问题的整体教导(what does the whole Bible say about an issue)。2000年来的教会﹐凡是正统的信仰都是基于上帝在《圣经》的启示。正统的信仰﹐只有一个。那么﹐为什么每一代的教会需要重新的宣讲神学﹐重新地诠释教义呢﹖是因为每一代的文化与宗教处境不同﹐带给教会新的冲击。面对教会里错误的教导﹐教会外的异端 (heresy)﹐持守正统信仰的信徒与教会﹐必须站起来为真理作见证。这就是 “在人面前承认耶稣基督” 的意义。今天21世纪的教会﹐在厉行这任务上﹐也不例外。

真理是不变的﹐不需要也不可以“本色化” 或“处境化” (contextualization)﹔可是时代的需要和对教会的挑战是不断地改变的。因此真理的应用 (application)﹐真理的延伸就必需因着时代的文化、宗教冲击而发展。薛华﹝F. A. Schaeffer﹞一生的工作﹐可以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描述﹕对诚恳的问题﹐提供诚恳的答案 (honest answers to honest questions)。可是﹐真理的应用﹐真理的延伸 – 即教会对文化与宗教的响应 – 必需按《圣经》的内容与准则。按照这些响应是否忠于《圣经》 ﹐神学有正统 (orthodox) 与不正统 (heterodox) 之分。(1)

当代教会若要正视时代﹐挺身作出正统的﹐强而有力的响应的话﹐必需熟习《圣经》真理﹐按着正义分解真理﹔也同时必需认识﹕我们今天处在怎样一个文化宗教处境里﹖有些潮流是显而易见的﹐如﹕东方人士的教会 (韩国人﹐华人﹐亚裔教会) 在北美的发达﹔宣教运动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﹔巨型教会与一些特定的教会事工与教会增长方法/形式的普及化 (如小组形式﹐当代的敬拜音乐)等。可是有一些暗流比表面的现象更重要﹐影响更深远﹐是我们不得不注意的。

第一﹐西方的宗教 (主要是基督教) 自从1710年代以来﹐深受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侵蚀﹐已不能起领导西方文化的作用 (当然有例外的个案) ﹔多年来已在没落的过程中。反之﹐东方的宗教在20世纪大大再兴﹐近年来在西方社会以“新纪元运动” 的形式出现。西方社会人士对东方宗教的向往﹐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。与此有关的﹐是古代 – 指第一﹐第二世纪的希腊﹐罗马社会 – 的异教 (paganism) 的再兴。

第二﹐随着西方文明的没落﹐人们心灵干渴﹐向往某一种 “专家” 的学说﹐宗教也不例外。基督教的书籍﹐音乐﹐电影 – 不论是正统福音派的﹐或是信仰上与世俗思想妥协的 – 都可以成为最畅销的产品﹐与世俗的﹐异教的产品并驾齐驱。福音派的出版社被世俗的出版社收购﹐基督教已成为市场上诸多“专家的声音” 的一种。基督教被好些教会人士包装为能够 “上市” 的商品﹔经过包装的福音﹐已经不是绊脚石﹐不再是那与世俗抗衡的 “十字架的福音” 。

第三﹐随着社会与家庭的崩溃﹐人们渴求道德上的重整﹐寻找有道德榜样的领袖。宗教 (包括福音派的基督教) 往往就在这层面作出响应﹔西方的家庭事工电台节目﹐可以在主流的新闻电台听得到。响应上一代与社会抽离地敬虔主义﹐今天亚洲教会的青年事工﹐有些以 “生命工程” 或“全人关怀” 姿态出现﹐方法日新月异。道德 – 如何活得好﹐活得更好 – 成为全人类的关注点﹔教会深感压力﹐在实际生活上必需提出指引﹐不然恐怕显得落伍﹐赶不上时代的需求。相对之下﹐传统的基督教福音 – 神的主权﹐圣洁与忿怒﹐基督的神性﹐罪得赦免﹐过圣洁生活的必需性﹐圣经的默示与无误等 – 就往往被忽略。

其实﹐我们所处的文化宗教处境﹐还有很多复杂的因素。不过上述的几点已经很够我们反省的了。回顾主后第一﹐第二世纪﹐也就是新约《圣经》写成之后的年代﹐我们不难发现﹐那个时代教会所面对的文化和宗教挑战﹐与我们今天在21世纪所面对的﹐有不少相似的地方。教会当时作出了勇敢的响应 (有所谓护校的教父出现)﹐但也在重要部分与世俗文化妥协﹐以致影响了后来2000年教会神学的发展。今天的我们又如何﹖

第二世纪的教会﹐面对好几种的异端邪说。其中一种是爱宾派 (Ebionites)。他们是信奉基督教的犹太人﹐出自使徒时代反对保罗的法利赛派。他们对耶稣基督的看法﹐显然与正统的使徒与教父们不同。爱宾派认为耶稣与别人的不同﹐在于他完全的遵守了律法。耶稣被上帝拣选作弥赛亚﹐也是因为他以敬畏的心遵守了律法。爱宾派不承认耶稣基督的神性﹔他们否认耶稣乃是童贞女所生。他们认为耶稣在领洗礼时,领受了圣灵﹔那时他才觉悟自己是弥赛亚。因着圣灵的同在﹐耶稣能胜任先知﹐教师的职责。他们不承认弥赛亚会受苦﹐会受死。他们也不承认保罗是使徒﹐认为保罗弃绝了律法。还有﹐他们勉强所有外邦背景的基督徒受割礼。

爱宾派虽是犹太教徒的一派﹐可是他们不代表当时所有的犹太人。当时也有信基督的犹太人﹐承认耶稣是童贞女所生﹐相信耶稣的神性﹐承认保罗是基督的使徒﹐不勉强外邦人受割礼的﹔这种犹太基督徒﹐成为“拿撒勒派”。(2)

爱宾派的错误思想﹐使我们想起当代基督教内流传的一些明暗潮流。

第一﹐基督的人性﹐是几十年来被一些 “福音派” 的圣经学者所强调的。30年前﹐当时的“福音派”新约教授行列中﹐就有人开始声称﹐耶稣所教导门徒的祷告 –就是我们称为主祷文的 – 也是耶稣自己向父上帝的祷告。耶稣也需要向父这样祷告﹐好像我们常人向父祷告一样。耶稣受洗礼的时候﹐可能像旁人一样﹐没有听到父的声音。

耶稣的人性是需要承认的。1920﹐1930年代﹐福音派为了与自由派争辩﹐可能过份强调了耶稣的神性。可是我不认为这有什么缺点 – 面对当时的异端 (就是﹐20世纪的新神学﹐圣经批判 – 至今不但没有削减﹐只有变本加厉﹗)﹐一些基要的真理是必需重新的宣讲﹐教导﹐强调的。其实﹐耶稣基督的神性﹐正是当代21世纪教会需要重新强调的﹗

耶稣基督灵命的高超﹐道德的完全﹐在现代神学里已被曲解200多年了。士莱马赫 (Friederich Schleiermacher) 是现代 (自由) 神学的开山鼻祖。他认为耶稣基督的上帝意识﹐是人类中最高超的﹔1920年代﹐中国的赵紫宸﹐也有同样的说法﹕

耶稣降世是教人走获救之路。他是一个表率﹐是救主中的救主。拯救包含着自我扩展﹐自我成全。耶稣之所以独特是因为他具有一种超越的“上帝” 意识。…耶稣充份意识到上帝是人格﹐是父﹐是救主﹐也用自己的生命把这个意识充份表达了出来。(3)

今天无论是“主流教会” 的或是“福音派” 的华人神学家﹐都写书讲论耶稣基督的人性。而欣赏士莱马赫的神学家与哲学家﹐在华人神学院里不难找到。200年前的新派神学﹐已成为21世纪福音派神学家的英雄人物。

正统基督教对于基督的信念﹐肯定包括祂的神性与人性。如《威敏斯特信仰告白》宣称﹕

神的儿子﹐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﹐既是唯一永远的神(永活真神)﹐ 与父同质同等﹐及至日期满足的时候﹐就取人性﹐连人性所具的一切本质﹐和共有的软弱于己身﹐只是无罪﹔祂借着圣灵的大能﹐在童贞女马利亚的胎中用她的本质成孕。所以完整无缺﹐而又是相异的二性﹐即神性与人性﹐毫无转化﹐合成或混合﹐不可分地结合于一位格之内。这位就是真神真人﹐却是一位基督﹐神人间的唯一中保。

主耶稣既如此在人性与神性上联结﹐就受无限量之圣灵的洁净与恩膏﹔既在祂里面有智能和知识的一切宝藏﹐父就喜欢叫一切的丰富住在祂里面。其目的乃是借着祂的圣洁﹐无恶﹐无沾污﹐并所充满的恩典和真理﹐使祂得以全备﹐以便执行中保和保证人的职分。这职分并不是祂自己取来的﹐乃是蒙父召而任此职﹐父把一切的权柄和审判交在祂手中﹐并且命令执行之。(4)

重新为21世纪信徒诠释《尼西亚信经》﹐《迦克敦信经》﹐宣讲耶稣基督的神性的华人神学家在哪里﹖

强调耶稣的人性﹐有它的时代背景。21世纪的社会﹐家庭崩溃﹐婚姻破裂﹐人类面对来自四方八面的危机。人们需要知道﹐上帝若是存在的话﹐这位上帝一定要了解并认同人类的痛苦。因此很多的基督教内辅导人士﹐或是家庭婚姻辅导事工﹐纷纷的告诉当代人﹐耶稣了解我们的困苦。当代的 (华人) 音乐作家也是异口同声:耶稣是与我们同行的﹐了解我们软弱的朋友。这些福音工作同工们﹐绝大部分的用意是好的﹐要把福音的好消息带给心硬﹐富有﹐舒服的当代华人。可是他们有意无意地受了世俗的心里学和其它思潮的影响﹐把人放在福音事工的中心﹐也就是说﹐把人放在福音信息的中心。这样作﹐下一步就是﹕把人放在我们所以为的《圣经》真理的中心。这与正统基督教对《圣经》信仰有很大的出入。

亲爱的读者:耶稣基督救我们的目的﹐不是要医治我们的痛苦﹐不是让我们在世上有美好的家庭﹐婚姻生活﹗耶稣基督救我们脱离罪恶﹐是使上帝的名得到荣耀﹔我们在地上﹐要顺服上帝的吩咐﹐无论在婚姻﹐家庭或是任何生活的层面﹐荣耀上帝的名。美满的﹐舒服温馨的生活﹐并不是生命至终的目标﹔上帝的荣耀才是﹗以人为中心的福音﹐以人﹐以情感为中心的所谓基督教辅导﹐有否离开了正统十字架的道理﹖

第二﹐反对保罗﹐也是今天神学界流行的新玩意。受女权主义思潮影响的神学家﹐常批判保罗不尊重女人﹐贬低女性的地位。他们不晓得﹐保罗对女性的重视﹐尊敬﹐与欣赏﹐不亚于耶稣对妇女的尊重。要读正统的福音派回应女权运动的神学偏见﹐可参阅《女人与事奉》 – 台北﹕华神出版 – 书中Susan Foh 师母诠释 “男人是女人的头” 观点的文章﹔尤其注意她列出的解经原则。

Susan Foh 向当代的学者发出挑战﹕我们究竟认为《圣经》完全是上帝的话﹖还是搀杂了人的见解﹖我们有没有将文化﹐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处境因素的考虑﹐与《圣经》中有关妇女的命令联结起来﹖文化背景不应该与《圣经》的命令联结起来。因为﹐要在何时何地将神的启示记录下来﹐是上帝决定的事。而祂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。

Susan Foh认为﹐如果经文的内容是“针对教会全体的命令” 形式的话 (如,林前十四34;提前二11-12) ﹐就应该被视为永远有效。如果经文中并未显示某个命令只限于某个特殊事件或处境﹐就不能假定那段经文是有限的﹐也不可任意揣测保罗的心意。当我们考虑到经文的文化背景时﹐我们必需同时考虑到﹕诠释者本身的文化背景﹐也是必须注意和检讨的。我们必须了解诠释者周遭的趋势和主流思潮﹐以免将这些东西带进我们对经文的了解。比方说﹕平等主义 (egalitarianism) 是当前的热门思潮﹐因此“平等”被视为《圣经》中一个毋庸置疑的主题。但真的如此吗﹖查一查《圣经》索引就可以发现﹐只有两条参考资料与人的平等有关。何况《圣经》还谈到无私(太五39-41;十六24-28;罗十四20;十五2;彼前五5) 、责任和义务 (弗五21-六9;西三18 – 4﹕1)、以及顺服 (罗十三1﹐彼前二13-22;五5;来十三17;雅四7) 等主题。

《圣经》是上帝的话。因此﹕(一) 我们必须在圣灵的引导下诠释《圣经》。(二)《 圣经》是一个整体﹐其终极的作者是圣灵。联结《圣经》整体的乃是耶稣基督。(三) 经文跟经文彼此间一定不会有矛盾。并且经文解释经文。如果《圣经》的作者是圣灵﹐就不可能有自相矛盾之处。都是由于读者本身对《圣经》的了解不够充份所致。较明确的经文解释较不明确的经文。(5)

在这里引用Susan Foh 的释经原则﹐为要提出﹕随便地批判保罗﹐有不相信《圣经》的合一性的嫌疑。周功和博士在他的近作《荣耀光中活水泉》里﹐回应了 N.T. Wright 等当代圣经学者随意批判《圣经》不同作者之间的矛盾。周牧师认为这种手法有不信《圣经》是上帝所默示的嫌疑:…我们相信圣经的诸位作者﹐虽然用辞不同﹐却都由同一位圣灵所感动 (参提后三16﹔彼后一21)。神是整本圣经的终极作者。否定统合诸作者的神学家﹐可能是已经否定了整本圣经是由圣灵所默示的信念。(6)

在不久的将来﹐华人神学界会不会抛弃基督的神性﹐而只相信基督的人性﹖怀疑《圣经》的统一性﹐已经在“福音派” 学术界出现!

明古知今﹐愿我们回到《圣经》﹐勇敢地﹐重新建立正统的信仰。

注﹕(1) 关于本色化与本土化的讨论﹐参﹕Harvie M. Conn, Eternal Word and Changing Worlds: Anthropology, Theology and Mission in Trialogue. (Grand Rapids, Michigan: Zondervan, 1982.) 作者综览两百年来西方的文化人类学与宣教界对文化的看法。该书曾获最佳神学书奖。关于真理与真理的应用之间的关系﹐参﹕John M. Frame, The Doctrine of the Knowledge of God (Phillipsburg, NJ: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Publishing Company, 1987).

(2) 参Louis Berkhof ﹐《基督教教义史》 ﹐赵中辉译 (原著﹕A 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s) , 台北﹕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﹐1984。

(3) 林慈信﹐“赵紫宸与本色化神学” ﹐ 《先驱与过客﹕再说基督教新文化运动》﹐多伦多﹕加拿大恩福协会﹐1996﹐页125。

(4) <威敏斯特信仰告白>﹐7﹕2﹐3。引自﹕《历代教会信条精选》 ﹐赵中辉等译。台北﹕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﹐1993。

(5) 摘自﹕《女人与事奉﹕四种观点》 – Women in Ministry: Four Views﹐Robert D. Culver, Susan Foh, Walter L. Liefeld and Alvera Mickelsen 合着﹐Bonnidell Clouse, Robert G. Clouse 合编﹐英文原著由Downers Grove, Illinois: Inter Varsity Press出版 , 1989﹔中译本﹕台北﹕中华福音神学院﹐1999。 Susan Foh师母这编文章﹐英文原著﹕pp. 69-105﹔中译本﹕页69-114。

(6) 周功和﹐《荣耀光中活水泉》 ﹐台北﹕中华福音神学院﹐ 2002 ﹐页42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广州在哪里有家庭教会堂吗基督改革宗浸信会屠弟兄官方网站 » 林慈信:当代正统神学的任务(一)

赞 (1)
分享到:更多 ()

评论 0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